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科技與人文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 
開課學期
112-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授課教師
陳光華 
課號
LIS3042 
課程識別碼
106 3513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圖資視聽室 
備註
院跨領域課程,畢業學分之一般選修。與陳樂知、史德凡、林維真、謝舒凱、邱振豪合授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3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六位教師合授,以「科技與人文」為主軸,含蓋了數位人文、數位博物館、語言表現的科學視角、大型語言模型與人文研究、科學思想與人文,以及AI與倫理等六項主題。透過數位、語言與哲學的跨領域對話,進行科技與人文的省思。以下分別介紹六個主題的課程要旨。
首先,在「數位人文概論」主題中,從網際網路持續蓬勃發展的情形下,教學與研究可說是已經數位化了,除了無以計數的巨量資料可以由網路取得,多數學者專家都是應用電腦進行研究、撰寫論文,我們也應用可攜式電腦,如平版電腦或是智慧型手機,研讀學術論文,或是閱讀休閒性讀物。在前述的背景下,電腦與網路等數位基礎建設或設備僅僅是加快了學者專家早已熟悉的研究歷程。我們可以應用電腦以及軟體工具比較紅樓夢的文本內容,檢驗長期來前八十回以及後四十回的討論;可以將馬可波羅遊記的地理位置、時間資訊、文本內容呈現於時間地理資訊系統,以視覺化的方式覽讀馬可波羅遊記。
其二,在「數位博物館」主題中,將探索博物館的蒐藏保存、展示、教育與研究功能,在數位時代中的發展與轉變。由數位博物館心法出發,瞭解博物館在數位時代的新價值,以及我們與觀眾之間的關係,進而思考博物館運營工作方式與策略的轉變,以實現具有韌性與永續性的博物館。
其三,在「語言表現的科學視角」一主題中,將深入探討語言產出的生理機制,透過多種現代儀器的應用,解析言語產生的科學過程。課程將幫助人文領域的學生以科學的視角理解語言的產製與感知。
其四,在「大型語言模型與人文研究」主題中,課程將論及,大型語言模型的興起,改變了許多的研究與應用場域。在人文研究領域中,也是如此。這些模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然語言處理與基本的語意理解能力,有助於分析文學作品、文化文本,並探索歷史與社會現象。人文研究與學習者,可以借助不同目的的大型語言模型,在不需要熟練的程式技能之下,即可進行更深入的語義分析、主題建模和情感分析輔助以獲得洞見。
其五,在「科學思想與人文」主題中,將關注無論是任一世代的人們,他們的人生決定、價值觀念、社會議題與人文關懷都與他們的「世界觀」息息相關:「人」是甚麼?人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今天習以為常、看來理所當然的常識觀念,或是特定時代與文化的產物,與過去大相逕庭。要了解當今科技時代下的人文可能與發展,我們可以追根溯源,了解近現代以降自然科學所帶來的思想轉型與變革。課程從此核心問題出發,將概覽近現代科學與哲學對於宇宙架構的獨特詮釋,以及現時一些有關人類主觀意識的前沿科學與哲學理論,並進一步探究相關的人文問題。
其六,在「AI與倫理」主題中,將關注如下問題:我們談論著AI的行動、信念和偏好,但正如Wallach和Allen(2008)所述,目前的AI系統是否為如同人類一般的道德主體,這點尚不清楚。而AI可不可能擁有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也是一個高度複雜且困難的跨領域研究課題。而這正涉及我們對於AI的潛在問題及道德與法律層面的評估。  

課程目標
關於本課程的目標,首先,在「數位人文概論」主題中,將考慮這些問題,探討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DH)這一新興領域,簡要介紹DH的概念、發展、工具、與挑戰。
其二,在「數位博物館」主題中,將介紹數位博物館的樣貌與類型,說明博物館對各種媒體設計與建置的考量,以及數位科技應用於博物館成效評估與觀眾研究的實例與作法,以期培養修課同學認識數位博物館的整體概念與應用模式。
其三,在「語言表現的科學視角」一主題中,將透過這堂課,學生們將可辨識不同的發聲部位、解釋其生理構造與基礎,並以科學實證的方式搜集以及檢視語言產出運動與感知策略。
其四,在「大型語言模型與人文研究」主題中,將對於大型語言模型還能協助自動化文本生成,豐富文學創作和教育內容,進行探索。同時也會介紹,儘管這些模型的能力令人驚嘆,但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謹慎考慮倫理和隱私問題,以確保其應用是負責任的並符合人文研究的價值觀。
其五,在「科學思想與人文」主題中,將引領同學達至以下目標:1. 培養批判性思維,精準分析各類論證。2. 深入瞭解形上學和心智哲學這兩大基本哲學範疇,以及認知科學有關意識的前沿理論。3. 了解現代科學與哲學交織的人文關係。4. 對世界觀問題進行探討和反思,了解當代科學世界觀的特質。5. 鼓勵同學自行發展一套完善、合理、有系統的世界觀,更明智、周全地立身處世。
其六,在「AI與倫理」主題中,期望讓同學深入探討此主題的關鍵點:人們制定計劃、有很大的自由度來自我重塑、並且能夠將這些技能和理解轉移到新的情境中,而AI系統則受限於其程式編碼。此外,道德主體有時被認為需要自我意識,而關於AI系統是否擁有、或能夠擁有意識,這點是值得懷疑的。儘管存在這些障礙,一些學者認為創建人工道德主體是可能的,實際上我們也必須這樣做來避免由AI引起的災難性後果。相關的工作需要藉由仔細分析主體概念,並與倫理學和心智與行動哲學進行交流。  
課程要求
各授課教師各自評量成績,最後再以六位授課老師之平均成績為學生總成績。

1. 數位人文概論 (圖資系陳光華老師):專題小論文80%;課程參與20%。
2. 數位博物館 (圖資系林維真老師):課堂討論40%;學習反思心得報告60%。
3. 語言表現的科學視角(語言所邱振豪老師):作業80%;出席20%
4. 大型語言模型與人文研究(語言所謝舒凱老師):作業70%;出席30%。
5. 科學思想與人文(哲學系陳樂知老師):平時參與及出席20%;作業報告80%。
6. AI與倫理(哲學系史德凡老師):平時參與及出席20%;作業報告8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備註: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1. 數位人文概論 (陳光華老師)
• Drucker, J., Kim, D., & Salehian, I. (2013).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Concept, method, and tutorials for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https://stacks.stanford.edu/file/druid:vw253bt6706/IntroductionToDigitalHumanities_Textbook.pdf
• Few, S. (2009). Now you see it: Simpl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alytics Press.
• Hartsell-Gundy, A., Braunstein, L., & Golomb, L. (2015) (Eds.). (2015). Digital humanities in the libra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ubject specialists. ACRL. 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publications/booksanddigitalresources/digital/9780838987681_humanities_OA.pdf

2. 數位博物館 (林維真老師)
• Freeman, A., Becker, S. A., Cummins, M., McKelroy, E., Giesinger, C., & Yuhnke, B. (2016). NMC horizon report: 2016 museum edition.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 Price, S., Jewitt, C. & Moussouri, T. (2022). Supporting family scaffolding and collaboration through digital interactive tabletop exhibits. Visitor Studies, 25(1), 22–40.
• Yoon, S. A., Elinich, K., Wang, J., Steinmeier, C., & Van Schooneveld, J. G. (2012). Learning impacts of a digital augmentation in a science museum. Visitor Studies, 15(2), 157–170.


3. 語言表現的科學視角(語言所邱振豪老師):
• McGurk, H., & MacDonald, J. (1976). Hearing lips and seeing voices. Nature, 264(5588), 746-748.
• Saffran, J. R., Aslin, R. N., & Newport, E. L. (1996). Statistical learning by 8-month-old infants. Science, 274(5294), 1926-1928.
• Houde, J. F., & Jordan, M. I. (1998). Sensorimotor adaptation in speech production. Science, 279(5354), 1213-1216.
• Tremblay, S., Shiller, D. M., & Ostry, D. J. (2003). Somatosensory basis of speech production. Nature, 423(6942), 866-869.
• Gick, B., & Derrick, D. (2009). Aero-tactile integration in speech perception. Nature, 462(7272), 502-504.

4. 大型語言模型與人文研究(語言所謝舒凱老師):無參考書目

5. 科學思想與人文 (哲學系陳樂知老師)
(1) 近現代科學宇宙觀底下的思想轉型與人文可能
• Kim, J. (2002). Mental causation. In B. McLaughlin, A. Beckermann, & S. Walter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ey, A. (2018). Physicalism, not scientism. In J. de Ridder, R. Peels & R. van Woudenberg (Eds.), Scientism: Prospects and probl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Oppy, G. (2014). Reinventing philosophy of religion: An Opinionated introduction. Palgrave Macmillan.


(2) 有關人類主觀意識的新近哲學與科學理論
• Gennaro, R. (2014). 'Consciousness' (especially Section 4),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iep.utm.edu/consciousness/
• Blackmore, S. (2017). Consciousnes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AI與倫理 (哲學系史德凡老師)
• DeBrabander, F. (2020). Life after privacy: Reclaiming democracy in a surveillance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abriel, I. (202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alues, and alignment. Minds and Machines, 30(3), 411–437.
• Gal, D. (2020). Perspectives and approaches in AI ethics: East Asia. In M. Dubber, F. Pasquale, & S. Das (Eds.), Oxford handbook of 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p. 607–62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93/oxfordhb/9780190067397.013.39
• Kim, T.W., Hooker, J., & Donaldson, T. (2021). Taking principles seriously: A hybrid approach to value alignment.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70, 871–890.
• Lechterman, T. M. (2022). The concept of accountability in AI ethics and governance. In J. Bullock, Y. C. Chen, J. Himmelreich, V. Hudson, M. Korinek, M. Young, & B. Zhang (Eds.), Oxford handbook of AI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in, Y. T., Hung, T. W., & Huang, L. T. L. (2020). Engineering equity: How AI can help reduce the harm of implicit bias.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34(S1), 65–90.
• Noble, S. U. (2018). Algorithms of oppression: How search engines reinforce racism. NYU Press.
• O’Neil, C. (2017).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How big data increases inequality and threatens democracy. Crown Publishers.
• Ord, T. (2020). The precipice: Existential risk and the future of humanity. Bloomsbury.
• Paez, A. (2019). The pragmatic turn in 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AI). Minds and Machines, 29(3), 441–459.
• Wallach, W., & Allen, C. (2008). Moral machines: Teaching robots right from wr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atson, D. S., & Floridi, L. (2020). The explanation game: A form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 Synthese, 198 (10), 1–32.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數位人文概論 
15% 
專題小論文80%;課程參與20%。 
2. 
數位博物館 
15% 
課堂討論40%;學習反思心得報告60%。 
3. 
語言表現的科學視角 
15% 
作業80%;出席20%  
4. 
大型語言模型與人文研究 
15% 
作業70%;出席30%。 
5. 
科學思想與人文 
15% 
平時參與及出席20%;作業報告80%。 
6. 
AI與倫理 
15% 
平時參與及出席20%;作業報告80%。 
7. 
平時表現 
1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3  課程介紹 
第2週
3/1  數位人文的發展與案例 (圖資系 陳光華老師) 
第3週
3/8  數位人文的應用與工具(圖資系 陳光華老師) 
第4週
3/15  博物館在數位時代的新價值-數位博物館樣貌與類型(圖資系 林維真老師) 
第5週
3/22  確保強健的科技與績效計畫-數位博物館建置基礎(圖資系 林維真老師) 
第6週
3/29  博物館與觀眾的新關係-數位時代的博物館觀眾研究(圖資系 林維真老師) 
第7週
4/5  放假 
第8週
4/12  語言表現的科學視角(語言所 邱振豪老師) 
第9週
4/19  語言表現的科學視角(語言所 邱振豪老師) 
第10週
4/26  大型語言模型與人文研究(語言所 謝舒凱老師) 
第11週
5/3  大型語言模型與人文研究(語言所 謝舒凱老師) 
第12週
5/10  近現代科學宇宙觀底下的思想轉型與人文可能(哲學系 陳樂知老師) 
第13週
5/17  有關人類主觀意識的新近哲學與科學理論(哲學系 陳樂知老師) 
第14週
5/24  AI and Intelligence(哲學系 史德凡老師) 
第15週
5/31  AI and responsibility(哲學系 史德凡老師) 
第16週
6/7  Can AI be ethical?(哲學系 史德凡老師)